券商之间合并的方式大概会有三种。第一种是以大吃小。大券商通过吸收合并小型券商,获得营业网点和小券商的全部客户,这种合并的模式比较简单,新的券商主要以原大型券商为主,小型券商成为了新券商的一部分。
王右家
“你这么青春美丽,如果能给这古老的封建社会来颗炸弹,使得万万千千的人,为你的勇敢而喝彩、赞美。一定会给这死气沉沉的社会,平添生气。”
年仅二十三岁的王右家,在内心里细细回味着这句话。不得不说,她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句话,也深深迷恋着说这话的那个男人
可她不知道的是,男人言辞中所谓的“勇敢”,不过是教唆她成为自己的情人而已。
有妇之夫与已有婚约的女子混在了一起,这样的事情当然有些不道德。但是,如果是以打破封建礼教为名,由头就正了许多。果然,龌龊的事情一旦有了合理的外衣之后,做起来就心安理得多了。
罗隆基
王右家果真被这句话所驯服,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罗隆基的怀抱之中。然而,她的勇敢却践踏着另外一个女人的尊严,踩着她的泪水,和着她的失望。
这个女人就是张舜琴,罗隆基的原配夫人。她出生于1905年,殷实的家庭背景给了她良好的教育条件。
1922年,张舜琴在新加坡完成学业后到英国深造。1927年,在一场舞会上结识了当时同在英国攻读政治学博士的罗隆基。
“一见钟情”被用在爱情当中,往往掩盖了一切不和谐的因素。张舜琴喜静,而罗隆基却好动,很难解释得清楚,性格迥异的两人当时是如何看中对方的。
张舜琴和朋友
作为罗隆基而言,女性对他的仰慕似乎成为他生命中的源动力。他很少去区分,这个女人是否适合成为共度余生的伴侣,而只是在意那一瞬间,有没有让他心动的感觉。
对于张舜琴,便是如此。有着良好教育的她,一身高贵的气质,站在舞池的中央,就足够吸引罗隆基。至于其他,罗隆基想都没有多想,便向张舜琴发起了猛烈的追求。
面对罗隆基的攻势,年轻的张舜琴很快就被攻克了。几个月后,他们在英国结为夫妇。
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指出,成功的婚姻关系并非来自“一见钟情”,而是来自“再见钟情”。
言外之意就是,一见钟情的那个人,往往只不过是,自己想象中的理想伴侣。两个人经过磨合之后,还能“再见钟情”,这个人才是自己真正想要选择的人。
可惜,张舜琴没有给自己这个再次选择钟情的机会,她甚至没有告知自己的家人,就匆忙与罗隆基完了婚。
张舜琴与罗隆基及朋友
婚后,当张父见到罗隆基时,纵然他才华出众,作为男人,却无法入老丈人的法眼。也许,就是在那个时候,张父凭借过来人的经验,就已经看出来,罗隆基并非女儿的良配。
1928年,在英国完成律师学业的张舜琴,回到上海与丈夫罗隆基团圆。然而,让她意想不到的是,即将开始的夫妻生活,并非她所盼望的那样幸福圆满。
罗隆基和张舜琴在度过一段甜蜜的日子之后,两人便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之中。张舜琴永远无法适应罗隆基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。
她喜欢安静地品着咖啡,听着音乐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而罗隆基无论走到哪里,都能成为众人前后簇拥的焦点。
这使得张舜琴有种错觉,她与丈夫的距离那样的遥远,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一般。她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走进他的世界中,也无法吸引他更多地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罗隆基及友人
性格上的迥异并不足以对婚姻构成威胁,真正的始作俑者是,有人始终没有进入婚姻的角色。罗隆基便是这个进不了角色的人。
这场婚姻,最让张舜琴感到窒息的,是罗隆基对待婚姻的不忠。无论走到哪里,罗隆基都会对别的女人处处留情,作为妻子,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一点。
张舜琴始终无法理解,罗隆基既然娶了自己,为什么还要招惹别的女人。
而作为罗隆基而言,他根本没有想那么多,对女人的追求,似乎是他的一种本能。就本能而言,如果不去刻意探究缘何如此,大概终其一生都会被其牵制。
罗隆基及朋友
罗隆基便是如此,他永远无法停止对女人追逐的脚步。即便他有了婚姻,有了优秀如张舜琴般的妻子。他的本能,也在时刻牵引着他,去追逐更多来自于其他女人的温情时刻。
世人在诟病罗隆基感情史的同时,却很难理解他为何会是如此。不得不说,童年决定一生的命运。纵然,罗隆基从小聪慧过人,饱读诗书,甚至被称为“神童”。却也掩盖不了他9岁丧母的遗憾。
心理学研究表明,男孩与母亲的关系至关重要。母亲对于一个男孩意味着,她是他发展异性关系的第一人。
健康良好的母子关系,是男孩最初的异性关系体验,这种体验使他在成为男人之后,也能够迁移到其他女性身上,从而建立起深刻的两性关系。
很显然,9岁丧母的罗隆基在成长过程中,被迫缺失了这段重要的关系体验。这或许是导致他成年后,始终只能游走在各种女性的关系之中,却没有能力将关系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的诱因。
张舜琴和罗隆基的婚姻,仿佛是飘摇在狂风骤雨中的小船一般,彼此之间有爱也有恨。
他们用最真的情亲吻着对方,却也用最恨的心厮打在一起,爱在混乱的情感中逐渐消磨殆尽,最后剩下的都成了不甘、无奈和怨恨。
一年后,新的生命降临了。女儿的到来,让张舜琴看到了婚姻的希望,也让罗隆基的内心产生了一丝温柔的旖旎。
然而,孩子只不过在两人之间,短短停留了一个月,便早夭了。很多资料记载,孩子的死亡,是因为张舜琴坚持使用西方的育儿方法,活活被折磨死的。
然而,除了张舜琴自己,大概没有人能够理解,产后的抑郁,花心的丈夫,缺位的爸爸,带给当时的她,是何等的痛苦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将孩子的死亡,归咎于张舜琴一人身上,未免有失公允。至少,这样的结局,有一半是罗隆基造成的。
婚姻的不顺,孩子的早夭,令张舜琴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,她还有什么能够让婚姻变得更好一点的办法吗?
不,她没有。婚姻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,即便一个人迈出了九十九步,另外一个人一步也不愿意走,那么他们还是无法走到终点。
面对这种无法改变的现实,逃避,不失为一个很好的,自我保护的办法。于是张舜琴便逃离了上海,回到了娘家。
然而,彼时的她虽然痛苦,但是还未想过,要彻底摆脱婚姻。回到娘家的她,与其说是赌气,不如说是,想给婚姻找一个重启的契机。
相较于张舜琴痛苦无奈地离去,罗隆基的感受就轻松自在多了。妻子的归宁,对他而言,无异于是一种解脱。
张舜琴万万不会想到,她在娘家,翘首以盼的郎君,其实在她离开之际,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别的女人的温柔乡。
这个女人就是王右家。1931年,在张舜琴归宁期间,她和罗隆基相识在一艘轮船上,年轻貌美的王右家迅速得到了罗隆基的青睐。
王右家有多美?她的闺蜜,同时也是罗隆基情人之一的作家吕孝信,曾经在《忆一对欢喜冤家--王右家与罗隆基》中这样描述“她动作的美,我以为纵集于天下美女一堂也无法与之相比。”
来自情敌的评价,想必更加客观。
罗隆基在看到王右家的瞬间,他体内的荷尔蒙再次飙升到极点,这盘菜,他吃定了。
也许,男人不坏女人不爱,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。罗隆基虽然在感情上不专一,但是这并不妨碍,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。
他爱女人,但他不是流氓。他可以用最绅士的风度,最优雅的谈吐、最撩拨人的词语,让女人情不自禁地爱上他。
王右家便是如此,面对这个才华横溢,却有些雅痞的男人。即便当时的她,已经有了婚配,即便当时的他,还是有妇之夫。然而,一切打着爱情的旗号,守着“勇敢”的名义,道德底线是可以跨越的。
在众人的瞠目结舌中,王右家和罗隆基公然过起了同居生活,并且没有丝毫避讳。相较之于原配张舜琴的冷清,王右家的性格果然更加适合罗隆基。
她和罗隆基一样喜欢热闹,家里永远都是朋客满堂,作为“女主人”的王右家,在罗隆基的各种交往关系中,也混得如鱼得水。这让罗隆基不仅感慨,有“妻”如此,夫复何求。
王右家与罗隆基
半年后,张舜琴回家,看到的就是这幅“夫唱妇随”的场面。她浑身颤抖地站立在门口,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眼前的这一幕,家还是那个家,只是女主人已经换了她人。
张舜琴百思难解,屋里的那两个人,怎么可以如此不顾脸面。其实,她只是不懂,脸面这种玩意儿,只有要的人才会在乎,而罗隆基和王右家,显然是不怎么在意的。
面对这样的两个人,张舜琴所有的感受最终大体只能落到两个字上,无奈。
受过高等教育的她,干不出来撕破脸骂大街的事,况且,即便真的骂上了大街,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作用,不过是徒增笑柄罢了。
张舜琴应该感谢她当时还仅存的一丝理智,做出了此生最正确的决策。她没有继续再与罗隆基二人纠缠,而是转身离开了上海。
有时候,及时止损才是降低沉默成本最好的办法。
几年后,张舜琴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二个男人王振刚,于是她正式向罗隆基提出了离婚,并与王振刚喜结连理。从此,她的人生终于走上了正轨。
张舜琴与儿子
因为张舜琴的退出,王右家的“勇敢”有了正儿八经的回报,她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“罗太太”。
修成正果后的两人,生活一度过得更加风调雨顺。因为在王右家这里,罗隆基可以痛快的做他自己。
虽然,他对王右家极尽宠爱,但是这并不耽误,他与别的女人暧昧。这种在普通女人身上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,王右家却毫不在乎。
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魅力充满了自信,或许是因为罗隆基的“哄妻”手段渐趋高明。总之,王右家根本不多干涉,罗隆基与别的女人来往,哪怕“暧昧”发生在她眼皮子底下。
“只要知道归家就行”。这便是王右家对罗隆基的要求。不得不说,王右家确实是上天为罗隆基,量身定做的女人。
如果后来,罗隆基不去突破王右家的底线,那么,他们或许真的能成为一对羡煞旁人的伴侣。
这个后来,来自于王右家的闺蜜,杨云慧。她知道他们在暧昧,她只是不去说穿,她笑脸看着他们眉来眼去,甚至心中有些可怜杨云慧,说来说去,罗隆基还是会回到自己的身边,她能得到什么呢?不过是徒留一段伤悲罢了。
果然,当杨云慧冲上家门时,王右家便以胜利者的姿态,满眼怜悯的看着她,看着她完全不顾脸面,就为了索要,自己写给罗隆基的那些个情书。
王右家心中觉得有些可笑,她来要这些干什么呢?为了让自己知道,她跟罗隆基有过一段情吗?然而,结局不是明摆着吗,罗隆基厌弃了她,还是回到了这个家中。
王右家满口答应了杨云慧的请求,并且大大方方的,将她送出了家门。转身便找到了那些信件,罗隆基的这些个事情,她了如指掌。
没有那个自信,怎么拢得住这样的男人。外面的那些女人,永远都不会真正懂得罗隆基的。
然而,王右家的自信,在她看完了那一封封情书时,便荡然无存。信中的罗隆基和杨云慧,竟然已经到了谈论婚嫁的地步。
也就是说,自己先前的笃定,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。这种认知,突破了王右家的底线。也令王右家羞愤异常。
罗隆基
她转头便离开了罗隆基。以至于罗隆基,还没有反应上来发生了什么事,就已经人去楼空。王右家这招短频快,果真是大招。
骤然失去妻子的罗隆基,仿佛天塌下来一般,他顾不得一切,开始疯狂的追逐王右家。他们一个躲,一个追,在旁人眼中,的确像极了一对欢喜冤家。
罗隆基甚至还痛苦的写下了长文《无家可归》。在文中,他极尽笔墨描写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。仿佛一夜之间,原本在感情上放荡不羁的他,变成了用情专一的痴情男子。
罗隆基真的如此爱王右家吗?答案是“怎么可能?”
世人大多知道,王右家当初决绝的离开。却鲜少听说,在三年后,她也曾回头。在罗隆基的日记上,贴着一首出自王右家之手的小诗,在这首小诗中,王右家明确表示了,期待与罗隆基重修旧好。
罗隆基与朋友
然而,罗隆基的回应却只有四个字“不置可否”。世人难免好奇,罗隆基到底爱不爱王右家。如果爱,为什么不接受佳人的回心转意,如果不爱,那当初为何又如此痴狂的追妻。
答案,也许只有罗隆基自己清楚。他也许爱王右家比别的女人多一些,但是他最爱的终究还是他自己。
罗隆基
王右家的离开,之所以能让罗隆基如此痛苦,大体上是因为两个原因。
第一,他从来没有过被女人抛弃的体验。在与女人的关系中,罗隆基一直都是有主导权的那个,而王右家的突然转身,让他错不及防。所以,与其说他是在哀痛妻子的离开,不如说他更多的是自怨自怜。
第二,王右家的突然消失,勾起了罗隆基潜意识中,对母亲在他儿时突然离世的那种恐惧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童年经历的创伤感受,会进入人的潜意识,而这种潜意识在经历相同场景时,创伤感受便会重现。
这两个原因,都与爱不爱王右家无关。所以,罗隆基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。至于王右家,随时都可以被她人取而代之。
王右家
没有得到回应的王右家,心灰意冷,甚至不敢再找,与罗隆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谈婚论嫁。1948年,她嫁给了商人唐季珊,后又因为唐季珊的花心,终究还是以离婚收场。面对这样的人生结局,不知道王右家,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那份“勇敢”。
而罗隆基在王右家之后,换了无数个女朋友,却始终没有再婚。他的一生舞文弄墨,风流倜傥,爱了无数女人。却在晚年无妻无女,凄苦异常。
算来算去,当年的三人之中,便只有张舜琴修得了善果。
世上之人,世上之事,凡事皆不会如一人所愿,所有结果都是局中之人合力为之。若要终了讨个好结果,那端看局中做了多少善恶事。
从这点来看配资炒股开户,“善恶到头终有报”,果真不是虚言妄语。
杨云慧王右家罗隆基女人张舜琴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